有研究结果表明:第一,幼儿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孩子能力发展水平低,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。第二,幼儿入学准备不足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得差,即孩子的主动性、独立性、规则意识、任务意识发展水平低。这直接导致一部分幼儿入学后不能主动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,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等。
所以,真正成功的“幼小衔接”应该做到这样几点:
1、“学习感兴趣”,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,能积极主动地学习,不懂就问。
指导意见:口齿清晰、善于表达,在课堂上能踊跃举手发言,并且对许多事物能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的孩子最受老师欢迎。所以家长要重点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。
(1)在交谈中丰富他们的词汇。
小朋友受到经验的局限和他们自身发展的影响,词汇量通常比较贫乏,往往会出现想说又说不出来的现象。因此,爸爸妈妈一定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,为孩子积累语言素材。
(2)教会孩子观察,让他们充满探索精神。
有研究表明,语言与经验密不可分,而经验的得来则离不开观察。教会孩子多观察,可以使他们扩大眼界、增长知识,幼儿说起话来就会“言之有物”。
(3)培养表达能力。
每天一定要单独留出时间来与孩子交谈,有意识地提一些小朋友既熟悉又感兴趣的问题,让他们养成连续表达的习惯
2、“生活有条理”,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妥帖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,不必大人催着、盯着才去完成。
指导意见:在入学前,家长要有意思有计划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,让他们学会自己控制时间。让孩子能按照规律生活起居,及时完成作业。
措施:
1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
2、制定家庭“日程作息表”——引导幼儿一起把一天的实践安排分为上午、下午、晚上三个时段,根据每天要做的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实践,要劳逸结合,而且计划要可行。
3、“活动能合群”,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,能与家人、亲友、老师、同学和睦相处。
指导意见:入学前,家长要渐渐把孩子当作一个成人来对待,评价要具体,要让孩子能正确认同自己的优缺点,同时也认同别人的长处。不妨给孩子一个具体并能达到的努力目标,鼓励孩子完成目标。让孩子具有正常的交际能力,有团体意识,让自己能融入班级整体。
措施:主动承担任务(幼儿园里的班干部,家中的家务小能手)
4、“注意能集中”,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是必需和重要的要素。
建议:
(1)多玩拼图和走迷宫游戏
(2)玩“听指令做动作”游戏:举例,家长说“67852”,孩子记录家长说的数字……;家长用身体拍打一组动作,幼儿重复;比如家长说“我是小孩”,“我是绿叶幼儿园的小孩”“我是绿叶幼儿园大一班的小孩”……不断扩句,孩子重复或者参与扩句。比如玩木头人的游戏。比如玩猜猜谁不见了的游戏,用家里的物品选择几个,请孩子记忆一会,然后盖住物品,藏起来一个,请孩子说说哪个玩具不见了?